第275章 鹰眼上线(1 / 2)

“有这么夸张吗?”

“这就夸张了?”

周博一笑,“未来,卫星分辨率可能突破毫米级,在低地轨道上进行人脸识别。”

姜明尚再次震惊,这也太玄乎了。

周博继续道:“总之,太空竞赛才刚刚开始。

必然会成为各国争夺的制高点,战争也会从陆地、海洋、天空,蔓延到太空!

将来,比的不光是谁大炮口径大,军舰吨位大。

谁能站得高,看得清,听得见,也会成为较量的关键。”

姜明尚笑道:“这些就劳烦你周大院士操心了,我搞好我的芯片就行了!”

“那芯片就交给你,抓紧突破100纳米。”

“呵呵,你这是给我施加压力呢!”

“鹰酱和毛熊在后面紧追慢赶,没压力行吗!”

“有你在,他们只能在后面吃灰!”

“哈哈——”

一周后,三颗卫星组装完成,由部队秘密押运至首都。

两天后,首都卫星发射中心。

一声轰鸣,长征一号cZ-1再次冲破云霄,将三颗鹰眼卫星送入轨道。

这是一箭五星后,夏国第二次发射卫星。

按照计划,未来几年,鹊桥,北斗,鹰眼三大系统都要逐步完成全球部署,夏国将进入卫星发射高峰期。

鹰眼卫星入轨后,周博随即来到了首都,他此行是为鹰眼系统组建一个卫星数据分析中心。

要知道,间谍卫星并不是发射出去就完事,后续的数据分析也是一门大学问。

卫星获得的都是原始数据,除了光学图像,还有各种无线电信息。

要对图像进行去噪、几何校正、图像增强,对无线电信号进行解调、解码、频谱分析等。

总之相当麻烦,涉及多种技术融合,遥感、信号处理、计算机视觉、人工智能等,都需要专业人士来分析处理。

如果不是GpU还没搞出来,周博都考虑训练一个AI大模型来分析了。

最后,周博从首都几所大学中挑了十几精兵强将,组成数据分析小组,然后开始紧急培训。

本来预计培训一个月,结果还不到一周,就接到程万里的通知,让他带着分析小组直接去半岛战场,进行情报支持。

周博知道,‘摊牌行动’要开始了。

随即,周博带着分析小组,乘坐一架伊尔运输机飞赴半岛前线,随行还有一整套卫星数据接收设备和两台-1计算机。

落地的机场依然是赵刚10x师驻扎的前线机场。

老朋友见面,自然又是一番寒暄。

“周院士,我们又见面了!”

“赵师长,听说你最近把鹰酱空军打的不敢升空应战!”

“哈哈,还不是因为你的J-1太能打!”

“宝剑也得配英雄,没有战士们英勇作战,再好的飞机也没用!”

“说真的,多亏了你们兵工厂,现在J-1机群已经将近3个中队。

成规模之后,J-1真是势不可挡,横扫一片,鹰酱F-86根本不是对手!”

“嗯,可惜咱底子薄,要是能有个几百架J-1,估计鹰酱早被推海里去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