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轻咳一声,似乎想要掩盖自己的尴尬,正准备开口反驳李宝儿时,却突然看到李宝儿像变戏法一样,从身后迅速地抓出一把甘草,然后笑嘻嘻地将其递到了她的面前。
这把甘草看上去有些特别,它的颜色比普通的甘草要深一些,而且每一根都细长而柔韧,仿佛蕴含着某种特殊的生命力。
宇文琼不禁好奇地看着这把甘草,心里暗自揣测着李宝儿的意图。
就在她犹豫要不要接过这把甘草的时候,李宝儿突然开口说道:“宇文大夫,这可是我特意为你准备的‘相思甘草’哦!听说吃了它的人,会对送草之人念念不忘呢!你快尝尝看,看看它甜不甜?”
说完,李宝儿还调皮地眨了眨眼,似乎在暗示着什么。
宇文琼有些诧异,但还是顺手接过了那把甘草。她放入口中咀嚼,一股淡淡的甘甜在舌尖蔓延开来。
然而,这甘甜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酸味,就像那人信中提及的西南风月,虽远在千里之外,却如这甘草的滋味一般,迢迢而至,萦绕心头
御书房内,烛火煌煌。
独孤帝手持西南八百里加急奏报,眉宇间的威严渐渐被欣慰取代。
奏报上详细记载着西南诸部归顺后的景象——各族头领皆受大周印绶,边市繁荣,盐铁互通,百姓安居乐业。
更难得的是,独孤明与萧谨腾不仅以武定边,更以文治化民,在当地兴学堂、修水利,使得蛮荒之地渐有中原气象。
\"好!好!\"独孤帝连赞两声,指尖在奏报上轻轻一叩,眼中精光闪烁,\"朕这两个孩子,果然没让朕失望。\"
侍立在侧的内阁宰相宇文泰见状,适时上前道:\"陛下,四殿下仁厚,萧将军勇毅,此番西南大定,实乃我大周之福。老臣以为,当重赏功臣,以彰陛下恩威。\"
独孤帝微微颔首,提笔蘸墨,在明黄诏书上挥毫而就:
\"奉天承运皇帝诏曰:西南诸部归化,边疆大定,朕心甚慰。着四皇子独孤明、将军萧谨腾即率大军班师回朝,论功行赏。留副将赵晟领兵三万,驻守西南,安抚诸族,保境安民。钦此。\"
写罢,他搁下御笔,对宇文泰道:\"传旨下去,命礼部筹备凯旋大典,朕要亲自出城相迎。\"
宇文泰躬身领命,却又迟疑道:\"陛下,西南初定,若大军尽撤,恐生变故......\"
独孤帝朗声一笑:\"无妨。明儿他们在当地推行州郡制,又联姻诸部,根基已固。更何况——\"他目光深邃,望向殿外渐亮的天色,\"朕的儿子,该回来接手更大的担子了。\"
翌日,金銮殿上,晨曦透过雕花窗棂洒落,映得御座上的独孤帝眉目舒展。
他手持军报,朗声笑道:\"西南大捷,四皇子与萧谨腾不负朕望,拓疆三百里,收六部归心,更打通商路,使我大周盐铁丝绸可直抵南疆!此乃社稷之福!\"
阶下群臣纷纷贺喜,独孤帝却抬手止住,眼中闪过一丝感慨:\"老四自幼沉稳,此番更见韬略;萧卿勇猛忠直,屡建奇功。有如此良臣佳儿,实乃天佑大周。\"
忽而转头对礼部尚书道:\"传旨,着羽林军百人,礼部、兵部各派侍郎,七日后辰时于朱雀门设仪仗相迎。再命光禄寺备宴,朕要亲自为他们接风!\"
百官听闻此言,心中暗自惊讶不已。